为什么你越努力,越被收割?
股票学堂 2025-07-19 11:353560
🐷 智猪博弈到底是个啥?实验设定很简单:
有两头猪,一大一小。
食物放在远端食槽里,只有跑过去踩下踏板,食物才会掉出来。
踩踏板需要付出体力,而且还得再跑回来才能吃到。
🧪 这个实验有三种可能结果:
1️⃣ 大猪小猪都不踩 → 一起饿肚子谁都不想出力,结果一起挨饿。
但对大猪来说,这个代价更大:它饭量大、饿得快,能量消耗也大。
2️⃣ 小猪去踩 → 小猪亏麻了小猪跑过去踩了踏板,体力耗费不少;
但回来时,大猪早已把食物吃光了,
自己没吃到一口,还“白忙一场”。
3️⃣ 大猪去踩 → 大猪小猪都有得吃虽然小猪先吃了几口,但它饭量小,大部分食物还在;
大猪回来照样吃个八分饱。
🧠 结论显而易见:对小猪来说,“等待”才是最优解。
而你我,在交易市场中,很可能就是那只“小猪”。
📈 这和交易有啥关系?我们来映射一下:
小猪=散户;大猪=主力;踩踏板=出手交易;跑步=亏损;吃食=利润;
你是不是常这样:
早早冲进“热点板块”,结果刚冲进去就被砸;
热门股一启动就追高,追完当天翻绿;
频繁换股做T,越做越亏……
你以为你在抢食,其实你在送钱。
❌ 散户最大误区:以为“先动者”有肉吃这就是“努力即回报”的幻觉。
在交易市场上,很多散户和小猪一样:
不甘心等待,每天都在追热点、拼手速;
结果是:吃不到肉,还亏了钱。
就像小猪去踩板——累死累活,最后饭还是被大猪吃了。
你以为市场是公平的:
只要努力研究、勤奋盯盘、追热点就能赚钱?
那你,恐怕就是那个主动去踩踏板的小猪。
🐌 散户最优策略:不是“抢跑”,而是“等待”市场讲的从来不是“谁动得快”,而是“谁活得久”。
那些表面看起来“积极”的散户:
天天追热点、抢龙头、割自己;
一天几十笔操作,交易频率像跳水队;
结果账户越来越薄,心态越来越崩。
而高手的节奏是:
能忍、会等、下手狠。
他们不是不动,
而是只在行情来了之后,才动。
🔧 实战建议:怎么做那个“蹭吃”的聪明小猪?
✅ 不抢启动,专做确认
→ 等主力试盘/拉板,跟着吃顺势单。
✅ 避免高频操作
→ 每次交易都像“踩板”,别轻易浪费体力(本金)。
🥬 韭言金句:
张维迎借用这个模型,强调的是:
在资源分配不均的前提下,
个体努力不一定带来回报,
反而可能因为机制设计问题,
努力者成为“牺牲者”。
所以,它不仅是个实验,
更是对激励结构失衡的深刻批判。
相关阅读
- 交易策略基础——支撑压力位
- 超短选手都开始研究趋势了,下半年短线选手生存指南!
- 大盘蓄势后期——兵不厌诈,主攻前的伪装!
- 记住史上最经典的40个炒股口诀
- 超短选手都开始研究趋势了,下半年短线选手生存指南!
- T0算法交易可改散户被割韭菜命运?五个核心问题,讲清这个大热点
- 炒股必学核心内容—仓位管理
- 解析大阴洗盘的实战方法
- 竞价的预期:判断量能、资金、筹码等确认上车点
- 什么性格的炒股容易成功?此文很深,值得迷茫散户思考
- 半路首板的操作模式
- 解析分歧转一致逻辑,量价,大阳小阳的实战用法
- 判断牛熊市的最有效黄金标准与应对策略
- 浅谈股市“三力”
- 炒股炒的是预期,看懂什么是“背离”
- 股票交易K线图的几个经典形态(技术分析必看)
- 一个投资小知识——套牢盘
- 面对亏损理念干货,亏出来的经验,说不定有点用
- 强趋势票的合理分歧买点!
- 一个题材的炒作周期买点